邢杰点评
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大潮中多米尼加共和国拳击选手令人瞩目夺冠,复星与海航是两个令人瞩目的选手。分析复星国际2015年业绩报告多米尼加共和国拳击选手令人瞩目夺冠,富足、健康、快乐相关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经达到74.8%,占净利润的比例更是达到95.3%多米尼加共和国拳击选手令人瞩目夺冠;而海航1年来几乎每月达成一笔海外并购,在资本市场上海航似乎一直在募资。复星海外投资逻辑是用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投资目前估值偏低的欧美消费龙头企业,把它们带回中国巨大的消费升级市场实现产融双赢。海航海外布局主要是在航空主业、辅业以及旅游、酒店等上下游领域,一则能与自己主业协同,另一则这些现金流良好的传统产业便于融资与资本运作,有利于缓解自己紧绷的资金链。看好复星的洞察与稳健、欣赏海航的大格局。不过,钱出去容易,但文化、管理出得去、融得进、理得清、管得住就难多了。事在人为,祝福开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家们。
投资标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心也有所改变。过去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比如铁矿石、石油等,如今则是消费、创新、高科技产业等受到更多关注。
Mergermarket并购市场资讯的数据就显示,今年上半年,传媒业与科技及工业&化学品业成为最受中企欢迎的并购领域,2016年上半年传媒业实现交易总量28单,交易总值108亿美元,同比激增80.4%,创出上半年度交易总值的新高。此外,今年上半年科技业及工业和化学品业已占据跨境并购的主导行业,合计交易总值贡献率达36.6%。
比如,国有企业中国化工集团今年就以458亿美元收购瑞士农用化学品公司先正达,该交易旨在提升农业产量,以满足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带来的食品消费增长。
近年来一直在布局海外投资的复星国际,其资产结构发生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从以前的钢铁、地产等资产为主,转变为更加聚焦中产家庭的健康、富足和快乐需求的投资。
根据复星国际发布的2015年业绩报告,富足、健康、快乐相关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经达到74.8%,占净利润的比例更是达到95.3%。
对于这样的变化,复星国际副董事长梁信军告诉记者,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越来越由消费驱动,而消费领域最值得重视的就是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以及每个家庭的健康与生活。因此,复星更加坚定地在资产端聚焦B2F(BusinesstoFamily),投资富足、健康和快乐板块。
在梁信军看来,金融危机后,国外与中产阶层生活方式相关的企业增长乏力,一些龙头企业估值都很低,但在中国,与中产阶层生活方式相关的刚性需求才刚刚兴起,所以如果能够投资这些海外公司,推动其在中国拓展,将是不错的投资逻辑。
比如复星去年投资的全球最大老牌旅游代理公司ThomasCook,此前的经营地域主要集中在欧洲,旗下还拥有自己的包机、豪华邮轮、实体酒店和度假村。而在复星投资后,ThomasCook也成立了中国公司,并且在探索在中国布局销售渠道和开通到中国航线的可能。
“复星的投资逻辑是用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投资欧美消费的龙头企业,并将它们带回中国市场,助其发展。”梁信军进一步指出,并支持旗下的保险企业去做一些收购投资。
低成本布局上下游产业链
而在过去12个月几乎平均每月都达成一笔海外并购交易的海航集团,收购逻辑也具有代表性。
在过去一年里,海航集团进行了一系列航空及其上下游、酒店、地产等领域的收购。继海航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0亿元)从黑石的关联公司收购希尔顿约25%的股权后,最新的一笔交易,是其在11月9日宣布的将收购美国全球鹰娱乐有限公司34.9%的股权,交易额约为4.16亿美元(约合28亿人民币),交易完成后将成为后者的单一最大股东。
据了解,喜乐航成立于2012年,是海航旗下专注于空中Wi-Fi技术开发以及飞机客舱互联网平台运营的公司,并且在2016年6月登陆“新三板”。GEE是全球第三大空中互联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是全球主要的客舱娱乐内容的渠道商以及海上卫星通信运营商。
目前,国内的主要航空公司都在布局空中Wi-Fi服务,主要是在洲际航线上。而机上Wi-Fi服务在国外航空公司中应用已趋于普遍,据在线旅游网站Routehappy发布数据显示,乘客可以在超过75%的美国航空公司航班上实现上网。据霍尼韦尔今年7月发起的一项针对航空乘客调查显示,近3/4的乘客会因为Wi-Fi服务不佳,而随时准备更换首选航空公司。喜乐航董事长孙奇杰表示。这次投资将拉开喜乐航与国内竞争对手的差距,推动国内航空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
在此之前,海航集团已经先后参与投资了多家海外酒店资产,而除了在国内外投资收购酒店资产,近年来海航集团还参与投资了瑞士Swissport地面服务公司、维珍澳洲航空、瑞士Gategroup航食集团、巴西蓝色航空等多家企业。
记者梳理海航的海外收购标的发现,海航投资的对象大多是在海外具有强大市场地位和优秀管理团队的企业,希望通过吸收欧美企业的成熟管理经验,打造完整的旅游全产业链,所以业务布局主要是在航空主业、辅业以及旅游、酒店等上下游领域。
对此,海航集团多位人士告诉记者,海航考虑投资并购的标的企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这些企业所处的产业是否符合海航的国际化产业布局;其次考虑具体的企业是否能帮助海航打造和丰富全产业链,形成上下协同的效应;当然还要考虑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前景、业绩优化成长的空间、收购和投资的成本和预期收益等问题,以保证收购行为的成功,以及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
行业内专家林智杰也对记者分析,从海航集团海外投资的思路来看,是希望将航空和旅游产业链打通,以航空运输、旅行社、酒店、金融及支付、技术等产业为基础完善一站式旅游服务,并将地区性航空公司以及海外参股的航空公司资源整合起来,加速“大旅游”产业的布局。毕竟现在全球经济低迷、海外资产价格下降、企业的估值普遍较低,此时可以进行低成本扩张,而后续的资产和业务整合对收购效果的落实也很重要,比如将海外航线与投资的海外酒店、地面服务以及配餐资源协同等。
据记者了解,目前海航集团在开展海外资产标的投资的同时,也在对内部资产和业务进行重整。比如整合旗下各产业资源成立了新平台——海航旅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涵盖了海航参控股的18家航空公司,运营及投资的国内外近2000家酒店,以及240多家旅游门店,410余个货币兑换网点,以及1300余辆可租赁车辆,希望通过线上与线下、实体产业与资本市场相结合迅速推动产业布局,成为全球领先的航空旅游产业供应商。
海外审查趋紧
当然,聚焦欧美国家的有技术、有品牌的并购标的,随之而来的便是欧美市场对于中国企业的并购邀约态度渐趋谨慎。
比如最近就出现多起包括德国、美国在内的欧美政府审查中企正常收购当地企业的事件,其中“国家安全”、“收购背后体现政府而非商业利益”以及要求“投资和市场准入对等”成为外国政府和相关利益群体所提出的三大主要主张。
欧美的舆论界在过去常年批评中企大规模投资于资源领域,投资模式和领域都过于单一,然而当中企转向非资源领域投资后,其舆论又导向中方的这种大规模投资目的不纯,即有组织性、选择性地收购外国的高新技术。
最新的案例来自于中国忠旺关联公司忠旺美国(ZHONGWANGUSALLC)和美国爱励铝业有限公司的并购案近期被12位美国参议员一纸告到了美国财政部,导致这场涉及23.3亿美元的收购未来可能发生变数。
联名信中,俄勒冈州的民主党籍参议员瑞恩·怀登和来自俄亥俄州的共和党籍参议员罗伯·波特曼等资深国会参议员表述道多米尼加共和国拳击选手令人瞩目夺冠:这起收购案直接损害美国国家安全,“鉴于爱励使用先进的研究和建模技术,开发高强度合金,以及设计具有更高弹道性能的轻装甲材料,爱励的研发及技术对美国当前和长期的经济及国家安全利益尤为重要。”而且,包括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都可能与中国军方有关系,这增加了风险,可能让美国技术落入不该拥有其技术的人之手。
就在上个月,福建宏芯对德国芯片设备制造商爱思强(Aixtron)的收购被德国经济部叫停。德国经济部表示,重启对爱思强收购的评估程序是德国政府收到了某些“与安全相关的消息”;而湖南的中联重科并购美国工程机械巨头特雷克斯一案,中方也对是否因“国资”背景而无法通过美国相关审查担心过,为此还强调中联重科的股权早已分散,直至并购戛然而止,部分审查和外界质疑也才得以平息。
即便是中国家电品牌美的对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的成功收购,也是经过两个月的政府攻关,做出了对当地工作岗位的保障和承诺,并得到库卡的大客户戴姆勒集团CEO Dieter Zetche的背书,才在一片反对声中排除万难,完成交易。
过去和未来:前车之鉴
当然,风险绝不仅仅来自于海外审查的趋紧,还有投资成本和收益的评估和考量。
多位行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这一轮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潮,像极了80年代90年代初日本企业大规模收购欧美的资产,但十年多后却面临很多打对折出售的尴尬,这些“前车之鉴”值得警惕。
事实上在上一轮对海外资源矿业的投资中,包括中钢、武钢等企业就因为高点投资,之后遇到金融危机,导致很多矿山资源到现在仍经营困难,投资回报难以收回。
“复星在这块(指海外投资)非常小心,主要体现在两点上:第一点我花了整整七年时间建设海外的平台,全球招募优秀合伙人,第一个三年我们募集了2.5亿美元投了两个项目,第二个三年我们投了六个项目,直到第七年才有七个项目。第二点,在全球化投资里,我们只做一件事,除非能受益于中国成长,除非三五年后这家公司销售额20%到40%,甚至60%来自于中国,并且我能帮忙,否则我就不投。”梁信军告诉记者,此外,他还强调,复星投资海外企业一般不会从控股开始、选择成为单一第一大股东或者派驻董事会成员的方式,而是加深了解和沟通后再选择是否进一步增持。
比如复星在2010年首次投资地中海俱乐部时,只收购了7.6%股权,但在2013年又宣布要约收购地中海俱乐部。
而在投资区域的选择上,与其他中国企业仍在主要布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是,今年复星开始在巴西、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加快布局。
“现在很多钱都回美国投资了,不过复星一向是在谁都看好的时候,我们就变得很慎重了,”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曾告诉记者,“虽然发展中国家风险仍在,但估值相对更低,我觉得更多是机会。比如大宗商品,我认为今年是好的投资机会,复星2016年在巴西和俄罗斯等当地大宗商品上应该会有所作为。”
梁信军也对记者指出,未来五到十年,全球消费市场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主流市场从欧美日转移到新兴市场,包括中国、东南亚、南亚、巴西、俄罗斯等地区。“所以我们要提前在当地建设落地能力,投资当地有网络的龙头公司、有产地特色的龙头产品,或者类似日本、英国已经投资的平台公司,实现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动力嫁接全球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复星集团就宣布收购巴西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RioBravo投资集团,也是复星首次以股权收购形式进入拉美市场,希望将RioBravo作为打开拉丁美洲地区投资的门户,在当地发掘更多投资机会及部署资本配置的策略。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罗松松)
“优董俱乐部非常尊重原创版权,本文虽经努力,发布时仍未能与原出处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作者留言联系(18910799321),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多米尼加共和国拳击选手令人瞩目夺冠!”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